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CAD新闻

生命週期管理 – 如何享有快樂人生

时间:2011-02-26 10:04:14 来源:

图1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不愉快的事件幾乎每天都會上演:金融海嘯、地震洪水,富士康員工自殺事件,挨老闆罵,客人過份要求,軟件的bugs,技術問題,公司不合理待遇,員工不聽話,合作夥伴不守承諾, 家庭糾紛…數之不盡,這樣下去我們的生活如何得到快樂呢﹖

图2

  人生最初和最根本想要的是什麼?是羸得快樂,感到舒適與幸福。羅伯特.施佩曼(Robert Spaemann) 認為快樂的感覺是由某事引發,有多少令人愉悅的內容,就會產生多少快樂。 這個世界是一個開放的領域,被無盡威脅和無限滿足慾望的可能性所充滿。因此我們不可能免於懲罰地滿足每一個願望,又或者說成我們需要付出代價來換取快樂。這就是(Freud) 弗洛伊德所說:「人類就是一種受限制的享樂主義者」。若要生存下去就必須或好或差地適應現實與理想的不符。我們需要的不是虛幻的快樂,而是與現實有聯繫的幸福(最終的財富)。伊壁鳩魯(Epikur) 認為最高的財富並不在事件或人,而是在於我們在事物和人中所得到的快樂。美德,親善、友誼、慷慨是生命中美好的部份,因為對擁有這些品性的人而言,這是快樂的源泉。

图2

  為了從生活中獲取快樂,我想每個人都應該確立一個自我追求的最終目標或意願。其實大部份我們想要的東西(例如一份好的工作),並不是在於這些事物本身,而是因為我們可由此追尋實現我們的人生目標。這個目標可以幫助我們把人(不只是自己)的偏愛納入一個正確的順序之中。正確的順序指的是人們以此生活得幸福與和諧,不僅有我的喜愛,還有他人的喜愛。

  怎樣使人生成為好的人生﹖首先我們要清楚每個人的責任。羅伯特& #8231;施佩曼寫道:「每一代都是一種命運。我們接受前輩留下的世界,同時我們受制於這一點。即年輕的一代將以某種方式接受留給他們的遺產並且繼續我們的意願。另一方面長輩們有義務引導年輕人進行正確的價值評判,他們會理解前輩,擁有辨別是非能力,能將自己的獨立行為看作前人行為的延續。另一方面前輩們也應當給後人留下這樣一個世界,使後人能對這份遺產做些事情,而不是面對一個他們無法適應的世界,或讓他們接受一份遭到損壞和大肆掠奪的遺產。」這也是張載《正蒙》中所謂「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每天我們都可能遇到困境, 我可選擇消極做法,把責任推開 (所謂「打預防針」), 盡可能減少挫折。相反,我亦可採取積極態度, 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要把我們的意願拉近,中間所遇到的挑戰和困難只是給我們磨練, 它能令我們的能力增強,並且能擺脫自身局限並正確地對待現實(用正當的手段把事情做好)。不選擇走捷徑 (錯誤不合理的順序), 不跟隨所謂的「潛規則」做事, 能真正做自己想做的事,應當自己引導生活,而不是「被動地」生活。可是無論我們如何努力,仍會遇到一些無法改變的東西,我們應將此視為自己行為的有意義的可能性界限。請謹記:只有真正投入的行為者才有可能嘗試觸踫可能性的界限。只有承擔責任,我們才有可能克服它,從而拓寬可能性的界限,自身得以進步, 生活才能充滿價值,快樂和愉悅。有時不平之事不能借助於理智的思考或借助於正確的尺度得以解決,而只能借於較強的信念和意志。強者能鎮定自若,毫不猶豫地貫徹其意願,不會因困難而放棄自己的低線, 不屈服於強權歪理, 這樣我們就能活得有尊嚴。

  在陷入人生煩惱之時,如何撥亂反正,重新獲得心靈的快樂? 我們應將自己的利益和意願客觀化,置於普遍標準下,這些利益和意願才有可比性,這樣我們就懂得感恩並可知道享福的存在(總是有人比我們所遇的困難更多,更重,更痛苦)。但我們又不至於安於現狀,我們仍然繼續尋求進步,尋求最大的貢獻(愛),成就和滿足感。正所謂「盡己為之忠」,每個人的生活是自身意義的整體,應該無條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自己的行為塑造了我們的命運,心安理得,從而帶來更持久的深層的愉快。只要愛意在心中,沒有事情是太煩,總有足夠的時間。

  正如王陽明《窮得只剩下錢》一書所言「人生有兩條路:生活的路與生命的路。生活的路是追求衣食住行,功名富貴,生命的路是追求平安喜樂,永恆的歸宿,生活的幸福不等於生命的幸福。如果生活的路富有,而生命的路貧窮,則雖然豐衣足食卻不安空虛,這就掉入「窮得只剩下錢」的困境。」。幸福快樂的人懂得分享幸福,因為分享的幸福是雙倍的享福,鎮定自若是幸福者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