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CAM

业内人士共商自动变速器产业化大计

时间:2011-02-27 10:22:22 来源:

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何时不再依赖进口?这个困扰中国汽车业界多年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当然,业内人士也从未停止过为推动汽车自动变速器产业化付出努力。2月19日,AMT自动机械变速器产业化标准及实验室研讨会顺利召开,中国汽车自动变速器产业化迈出新步伐。

外资企业完成布局 

目前,国际自动变速器技术呈现出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多元化发展格局。产品最常见的有三种类型:电控机械类(AMT、DCT、无动力中断AMT),无级变速类(CVT)以及液力电控机械类(AT)。在我国,AMT已被视为行业优先发展的技术方向。

凭借操控便利性以及舒适性等特点,自动变速器得到越来越多汽车用户的钟情。然而,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更多中国本土企业却只能是“望洋兴叹”。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技术垄断,直接导致中国自动变速器进口量逐年增长。令人担忧的是,诸如日本爱信、爱达、JATOC、德国采埃孚、博世、美国博格华纳、德尔福等跨国公司均通过在华独资、控股设厂,进一步控制了中国市场。

自主产品产业化艰难

相比之下,由于起步较晚,技术研发力量薄弱,国内变速器企业产品仍以手动变速器为主,自动变速器的研发工作长期处于理论试验阶段,离产业化相差甚远。

“中国自动变速器技术在跨国公司的影响下,在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中,需要因势利导,大力支持自主创新,逐步形成中国自主发展的技术特色。这一点,也需要产学研进一步整合资源。”中国齿轮专业协会秘书长王声堂指出。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自动变速器的研究者们就已经在技术理论研究、产品设计、产品试验等方面做了大量探索性工作。20多年过去了,尽管在此方面取得的理论研究成果已经堆积如山,不少新产品、新发明也已经通过各类装车试验,但产业化之路却让人看不到尽头。

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按照王声堂的说法,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缺乏政策支持,如税收、贷款、融资等;二是资本市场环境还需优化,尤其是风险投资的第三方技术评估、检测机构还需尽快建立;三是缺乏配套标准和共性技术平台;四是行业协会间还需加强协同。

建立标准和成立第三方检测实验室

全部解决这些问题并非易事,但要早日实现产业化,就必须迎难而上。本次研讨会的重要议题就是,建立AMT验收标准,成立自动变速器检测实验室。

“用标准引领和推进产业化,在产业化中完善标准,从而加速实现行业技术跨越和产品升级。这是AMT产业化实现的有效途径。”中国齿轮专业协会副秘书长李盛其如是说。

会上,“AMT标准化工作组”项目召集人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业学院教授陈慧岩,向与会代表介绍了建立标准和实验室的重要意义。

陈慧岩说,AMT是汽车主要零部件中最为典型的机、电、液(气)一体化产品,其控制软件必须与整车系统和使用环境相匹配,因此必须要进行规范的可靠性试验。开展AMT验收标准编制工作,有利于企业(研究单位)之间的技术交流,减少重复试验、检测、研究投资,达到成果共享,从而加速推进国内AMT自主发展,形成各企业特有的专利技术产品。与此同时,成立第三方实验室,将避免重复建设,提高设备和资金利用率,更便于为行业发展以及AMT产业化服务。

两项内容得到了与会代表的普遍支持。大家一致认为,在产、学、研各方努力下,中国自动变速器产业化必将很快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