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气罐贮气罐的作用是:消除压力波动,保证输出气流的连续性;储存一定数量的压缩空气。调节用气量或以备发生故障和临时需要应急使用;进-步分离压缩空气中的水分和油分。其结构形式如图所示。进气口在下,出气口在上,两者间的距离应尽可能大。贮气罐上应设置安全阀、压力表、清洗人孔或手孔、排污管阀等。
设计
或选择贮气罐容积 时,若以消除压力波动为目的,可以参考以下经验公式:
<0.1
时,
(12-4)
=0.1-0.5
时,
(12-5)
>0.5
时,
(12-6)
若以储存压缩空气,调节系统设备用气量与空压机流量之间的平衡为目的,则有
(12-7)
以上各式中,为贮气罐容积(
);
为空压机或空压站供气量(自由流量)(
);
为气动系统中设备装置消耗的自由空气流量(
);
为气动系统一个工作循环所用的时间(周期)(s);
为大气压力,
=0.1013MPa;
为贮气罐中气体能够上升达到的最高压力(MPa);
为贮气罐中气体允许下降到的最低压力(MPa )。
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当<
时,气源向贮气罐充气;当
>
时,贮气罐向系统供气,以平衡空压机流量与系统用气量。
贮气罐的高度可为其内径
的2~3倍,由#p#分页标题#e#
计算而得到。
干燥器
概 述
干燥器是为了进一步吸收和排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油分,使之变为干燥空气,以供对气源品质要求较高的气动仪表、射流元件组成的系统使用。
目前使用的干燥方法主要是吸附法和冷冻法。冷冻法是利用制冷设备使空气冷却到-定的露点温度,析出空气中超过饱和水蒸汽压部分的水分,以降低其含湿量,增加干燥程度的方法。吸附法是利用硅胶、铝胶、分子筛、焦炭等吸附剂吸收压缩空气中的水分,使压缩空气得到干燥的方法。吸附法除水效果很好。采用焦炭作吸附剂效果较差,但成本低,还可以吸附油分。
右图是吸附式干燥器中的一种。压缩空气从进气管1进入干燥器,通过上吸附剂层21、铜丝过滤网20、上栅板19和下吸附剂层16以后,其中的水分被吸收而得到干燥;然后经过铜丝过滤网15、下栅板14、毛毡13和铜丝过滤网12过滤掉灰尘和其它固态杂质后从排气管8中输出。干燥器中的吸附剂吸水达到饱和状态后失去吸附水分的能力,需用干燥的热空气或其它方法除去吸附剂中的水分,使其再生后才能使用。故气源装置中一般设置两套干燥器,一套工作时,另一套再生(见图)。硅胶一般用180~200摄氏度的热空气再生,铝胶用200摄氏度的热空气再生。吸附剂的再生在干燥器中直接进行:关闭进气管1和排气管8,将干燥再生热空气从管7通入,使吸附剂吸附的水分蒸发为水蒸汽,从管4和6排入大气。经过3-4小时干燥,4-5小时冷却,干燥器就可以再使用了。气源装置中冷却器、油水分离器、干燥器、过滤器及贮气罐等均属压力容器,需按有关标准设计制造并作水压试验,一般试验压力




概述
过滤器用以除去压缩空气中的油污、水分和灰尘等杂质。不同使用场合对气源过滤的要求不同,下表列出常用气动元件对气源过滤的要求。
不同元件对气源的过滤要求
元件名称 杂质的颗粒平均直径/





过滤器分一次过滤器、二次过滤器和高效过滤器。
一次过滤器,又称简易过滤器,置于空压站内干燥器之后(见图),常用滤网、毛毡、硅胶、焦炭等材料起吸附过滤作用,其滤灰效率为50%~70%。
二次过滤器又称分水滤气器,在气动系统中应用最广泛,其滤灰效率为70%~90%。#p#分页标题#e#
高效过滤器是采用滤芯孔径很小的精密分水滤气器,常用于气动传感器和检测装置等,装在二次过滤器之后作为第三级过滤,其滤灰效率达到99%。
分水滤气器(一)











分水滤气器(二)

过滤器的选用
一次过滤器只在气源装置中使用。分水滤气器要根据气动设备要求的过滤精度和自由空气流量来选用。分水滤气器一般装在减压阀之前,也可单独使用;要按壳体上的箭头方向正确连接其进、出口,不可将进、出口接反,也不可将存水杯朝上倒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