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CAM

对锥形电机定子壳的挤压铸造工艺分析研究

时间:2011-03-01 09:38:55 来源:

  本文探讨研究了锥形电机定子壳的挤压铸造工艺相关内容。

  分析了锥形起重电机定子壳的工艺特点,设计了挤压铸造模具,分析了模具的设计要点和挤压铸造工艺参数。

  1 工艺分析

  与一般电机相比,起重电机要求具有一些特殊性能,常常采用锥形转子和定子结构。图1所示零件是PK型锥形起重电机定子壳。中间为硅钢片层叠铁芯,外层包覆铝合金壳层,壳层外有周向分布的多排散热片。

图1

  零件结构和工艺上有以下特点:

  (1)预制的硅钢片层叠铁芯在模具成型工艺中嵌入定子外壳中间。

  (2)必须保证层叠铁芯中无铝合金渗入。

  (3)径向分布多排散热片,散热片厚为2—4mm,需采用多向开模以保证制件顺利取出。

  (4)制件外观要求表面光洁、特别是较薄的散热片要轮廓清晰。

  (5)本产品为系列产品,其系列特征为:高度尺寸H可变,其他尺寸相同。

  2 模具结构设计及其工作过程

  2.1 模具结构

  根据制件的结构与要求,采用挤压铸造上艺,模具结构如图2所示。定子铁芯用型芯11定位并置于型腔中心。流道位于制件下端,采用4条均布的变截面流道将金属液流引入型腔。散热片由4块侧向分模的动模块5成刑,其余部位由上、下镶块和型芯成型。

图2

  2.2 模具工作过程

  本模具设计在YA32—315型普通油压机上工作。其工作过程如下:开摸状态下,将熔化好的铝合金液体浇人到压室16中,放人型芯1l和铁芯13,油压机活动横梁下行使模具合模,碟形弹簧12使压紧块Io压紧铁芯。油压机下缸推动顶杆12和压头11上行,使金属液体通过浇口进入、充满型腔并在压力下结晶、凝固。

  保压一定时间后开模。油压机活动横粱带动上模回程,斜拨杆4使动模块5产生横向运动完成开棋后,顶杆特制件及余料顶出。取下制件,喷刷涂料,压头下行复位后即可进行下一次丁作循环。

  3 模具设计与工艺要点

图3

  (1)采用4条均布的变截面流道,其分布如图3,产生的金属液流动方式如图3中箭头所示。金属液体汇流于4块动模块的分模面处,在此处开设排气槽以保证散热片成型完整、乾廓清晰。

  (2)必须采用合适的挤压铸造参数。本例中各设计参数为:充型速度1.5m/s;充型时间1.28充型压力30MPa;金属液愠度700—720℃;模具温度200—25℃;保压时间lOs;所用设备为YA32—311普通油压机。

  (3)由于铁芯叠片的高度尺寸与叠放工艺有关,因此,在模具合模时采用碟形弹簧12和压紧块Io弹性压紧。压紧力太小,金属液会渗入铁芯;压紧力太大,铁芯则会变形。压紧块与铁芯之间的接触面大小电会产生类似的问题,压紧接触面太大,金属液会渗人铁芯;压紧接触面太小,铁芯则会变形。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压紧力和压紧接触面积。

  (4)动模块5利用斜拨杆4产生横向运动而开合模。设计时考虑了它的受力点和运动平稳性,加长导向和配合间隙面,并在滑道底部开有减摩槽和润滑油槽,降低摩擦阻力。斜拨杆采用25度角,锁模块14采用28度角,确保动模块能顺利开合模和锁紧。

  (5)铁芯叠片由型芯11定位并置于型腔中,挤压铸造成型后型芯被包人制件中间,町在压力下将浇u压断取出型芯。为提高生产串,制作了2件型芯交替使用。

  (6)模具设计时考虑通用性,相同的尺寸单元设计成通用元件。只需更换动模块5和型芯JI就可生产其它高度的制件。

  4 应用效果

  (1)在设计工艺参数下,用本模具进行试验与生产,产品达到质量要求。

  (2)模具动作灵活可靠,生产效率高,产品合格率在90%以上。

  (3)模具通用性好,更换动模块5和型芯11就可进行其它高度制件生产。

  参考文献

  1 陈炳光 液态金属模锻模具设计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9

  2 李绍林,马长福 裖和模具技术手册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3 罗继相 空压机铝合金连杆液态模锻工艺研究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1998,22(6) (end)